DND(龙与地下城)中有关于内层位面是元素的存在的地方,这种元素是构成物质位面的基础。就如同地球上的各个物质,甚至整个太阳系、整个宇宙的物质都是氢氦锂铍硼等不同的元素构成的。只不过在DND世界中,没有现实世界那么多种类的元素,只有气、水、火、土四种基本元素。

针对内层位面我自己做如下设定:
1、最原始的内层位面为无属性位面,广阔且无边际,整个世界充斥着均匀且巨量的无属性元素,这些无属性元素因为元素之间的引力而互相运动,整个世界做着如海浪下部海水一样的潮汐往复运动。

2、最原始的内层位面,除了无属性元素外什么都没有,没有精神、没有生物包括元素生物,甚至没有时间,也没有任何的可能与未来。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也许宇宙诞生后的一刹那,也许是宇宙诞生后的亿万万年,那些巨量运动中的无属性元素,有两个碰在了一起,于是变化产生了。
3、无属性的元素经碰撞后产生了元素倾向,这种变化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滴一滴油,疯狂搅动着周围其他无属性元素相互碰撞,以链式反映的速度向外扩展,整个反应区域刹那间由静如止水变得烈火烹油。
4、不同元素相互排斥,相同元素相互吸引,在这个元素纯洁化的过程中,最干净的四大基本元素气、水、火、土确立各自区域,并建立秩序对周围产生影响。区域最中心是纯粹元素,第二层是高浓度本属性元素区域,第三层是本属性元素的影响区域,以上三个区域自内向外其元素的控制力越弱。

5、四大纯洁元素建立的区域再向外则是无控制力的混乱元素区域,不同的元素互相纠缠、互相争斗永不休止。
6、混乱元素区域经过充分的混合与发展,形成了元素和谐共存的节点区域,其中两种元素和谐共存且排他的区域为:四大准元素位面(第三层元素影响区域);四种元素和谐共存的区域为:主物质位面。
7、主物质位面四种元素并不一定按照各25%的比例和谐共存,每一个物质位面都有属于自己的和谐比例,这也就导致了主物质位面有不同的倾向性,也让各物质位面有了各自的发展。

8、随着主物质位面(区域)、准元素位面(区域)、元素位面(区域)的建立,那些混乱的元素区域经过一次次的集合与排斥逐渐呈现出混沌均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各种元素在极小的单位内强烈对抗,在大的尺度上保持稳态。后期我们称这种混乱元素区域为以太位面。
9、以太位面是一片迷雾笼罩的虚空空间,它包裹着元素位面、准元素位面、与物质位面。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下在以上位面外侧形成了薄薄的一层边境以太,其作用是缓和位面与深层以太的关系,边境以太之外为深层以太,深层以太是以太位面的主体。
10、深层以太没有空间、距离、时间的概念,常年有极光般变换的颜色将雾气沾染的绚丽多彩,如果熟读色谱,就可以在某种特别的颜色亮起的时候进入该颜色并穿越到对应颜色的位面。深层以太存在着少量的如同浮游岛般实体元素区域,该区域外侧依旧存在边境以太。

11、以太位面具备超强导体的性质,可以将信息、能量、元素等瞬间传送到相应的地方,随着这种传送次数的增加,以太位面就会形成固定的特殊的路径,后世管这种通道叫做魔力长河,魔力长河的接近与远离导致魔法的兴盛与衰落。
12、元素位面的高浓度区域与准元素位面可以通过特殊的条件与各主物质位面对接,如大旋涡等,除去纯净元素区域外,上述区域可以供肉体生命存活,随着误入、主动进入这些地方的人员增多也就建立了相应的文明。
13、肉体生命想要进入以太位面则需要进行以太化,类似于将身体变更为保留意识的离子状态,当脱离以太位面后离子状态又会重新凝聚为肉体状态,即便是浮游岛也遵循这个原则。

内层及以太位面示意
图例解释:
整张A4纸在画图之前为原始无属性元素区域;
上部箭头所在的灰色区域为混乱元素区域,并且以链式反应向外扩展侵蚀无属性元素区域;
点密布的区域为深层以太,线段围合形状的区域为边境以太,点密集到形成线条的区域为通道:魔力长河,整个形状的外部到混乱元素区域为以太位面;
三角形为主物质位面;
地、水、火、气内侧阴影区域为纯粹元素区域,外侧铅笔绘制的一圈为高浓度元素区域,该区域有生命存在;
圆形/椭圆形半阴影区域为两种元素和谐的准元素位面。